清明時節雨紛紛
路上行人欲斷魂
清明放假通知
01 愚人節 | ||||||
02 十二 | 03 十三 | 04 寒食節 | 05 清明 | 06 十六 | 07 十七 | 08 十八 |
09 復活節 | 10 十一 | 11 廿一 | 12 廿二 | 13 廿三 | 14 廿四 | 15 廿五 |
清明放假時間
尊敬的紹興魔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新老客戶及全體員工:根據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2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》和浙江省政府辦公廳的通知并結合我司實際,現將2023年清明節放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:
放假安排:2023年4月5日(星期三)放假一天。特此通知!
節假日時間我司將繼續接待新業務,安排商務+技術專人值班。
服務熱線:
4006-9393-88
15068568710
0575-88650677
業務負責人:QQ 382442001
技術部專線:QQ 88433062 (工程師專線QQ)
(非工作時間,客服/手機QQ正常接待業務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我們將繼續提供7x24小時網絡監控;確保網站的正常運行。
放假注意事項
流感期間,外出請做好個人防護,佩戴口罩。
多開窗通風,使室內空氣流動暢通。
注意清明節氣候變化,增減衣服。
清明節來源
清明節,又稱踏青節、行清節、三月節、祭祖節等,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。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,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,既是自然節氣點,也是傳統節日。
掃墓祭祖與踏青郊游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,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,至今不輟。
清明節習俗
清明作為節日,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,節氣是物候變化、時令順序的標志,而節日則蘊含著精神信仰和節俗禮儀等內容。祖先信仰與祭祀文化是清明節形成的重要因素,清明節是傳承信仰、家庭人倫的重要載體,清明祭祀是文化表達,是感恩先人、密切人情的重要方式。
踏青
踏青古時叫探春、尋春等,即為春日郊游,也稱“踏春”。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游玩。踏青這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,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,其源泉是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,這種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對后世影響深遠。
掃墓祭祖
清明掃墓,即為“墓祭”,謂之對祖先的“思時之敬”,祭掃祖先是對先人的緬懷方式,其習俗由來久遠。
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,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,是禮敬祖先、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。
插柳
清明節,中國民間有插柳習俗。明插柳戴柳另一種說法是驅鬼辟邪。我國北方一些地方將清明節、中元節、寒衣節,合稱為“三大鬼節”。因受佛教觀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眾生的影響,許多人便認為柳條有驅鬼辟邪的作用,把柳枝稱為“鬼怖木”。
吃青團
清明時節,江南一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。
青團子油綠如玉,糯韌綿軟,清香撲鼻,吃起來甜而不膩,肥而不腴。青團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,正因為如此,青團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。
— 完 —